
【喪屍電影不是電影】我們離狂犬病,沒有那麼遠
上課時,米爸會問,同學們有沒有看過喪屍或殭屍、吸血鬼電影?通常現場都會興趣滿滿的舉手。
現實中確實存在這類的恐怖情節,只是沒電影這麼誇張,就是狂犬病。
2013年6月20日上映電影「末日Z戰」,主角布萊德彼特在車上聽廣播。
「世衛組織正在追蹤日前在台灣爆發的狂犬病」的訊息,成了神預言。
狂犬病是什麼?真的會變喪屍嗎?
狂犬病(Rabies)是一種病毒,主要透過唾液傳染,最常見的方式就是被動物咬傷。一旦病毒進入體內,會順著神經一路往你的大腦爬。等到你發病,幾乎就是死亡。
你沒看錯:致死率幾乎100%
全球每年有超過5萬人死於狂犬病,其中有40%是15歲以下兒童。
很多只是走在巷子裡的小朋友,被咬了一口,幾天後就再也回不了家。
這不是電影情節,也不是什麼恐怖故事,這是正在發生的事實。
「舔一下而已」也可能出事
狂犬病病毒藏在唾液裡,不需要被咬到血肉模糊,只要舔到傷口,都可能出事。
它會攻擊延腦,也就是控制吞嚥與呼吸的地方,你出現可怕的「恐水症」。
想喝口水,卻像被電擊,甚至風吹一下都痛到尖叫。
這不是誇張,是每一位狂犬病患者的共同結局。
狂犬病發病三階段
第一階段|潛伏期 Incubation
時間:平均 2–3 個月,可能短到 1 週、長到 1 年以上,傷口離大腦越遠,時間就越長。
你以為沒事,該吃的吃、該玩的玩,
但病毒正沿着神經纖維像進香隊一樣,
朝你的脊髓、腦幹慢慢進逼。
表面風平浪靜,體內暗潮洶湧。
這時候,人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(HRIG),仍可以救你一命。但進入下一階段,等待的就是死亡。
第二階段|前驅期 Prodromal
時間:通常 2–10 天(多數人落在 2–4 天)。
發燒、頭痛、全身痠痛。好像得了流感,咽喉緊到說話都卡卡。
最詭異的是被咬的傷口開始又癢又麻,像有隻螞蟻在皮下鑽。
對光、對聲音整個超級敏感。這是病毒已經摸到中樞門口的警訊。
第三階段|急性神經期 Acute Neurologic Phase
時間:通常數日內奪命。分兩型:
狂躁型 Furious (80%)
怕水、怕風、無法吞嚥、全身抽搐、情緒混亂、幻覺。
你會開始怕一切,然後癱瘓、呼吸停止、心跳停止。
麻痺型 Paralytic (20%)
感覺像被抽走電力,從咬傷處開始的漸進式癱瘓,
一直往上蔓延到呼吸肌,最後安靜地陷入昏迷,呼吸衰竭而逝。
約有20%的人沒出現恐水症狀,直接進入癱瘓,
所以沒有怕水不等於沒得到狂犬病。
從第一口咬下去後發病,到死亡,通常不到十天。
來源: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(WHO)-Rabies
台灣還有救命藥嗎?有,但不多
人類狂犬病免疫球蛋白(HRIG),在潛伏期時,可以阻止病毒爬上你的腦。
但你知道嗎?全台灣能用的份量,不到50份。(2025-05-13)

對,全國,不到50人份。
為什麼那麼少?不是大家不重視,而是:
- 成本高:狂犬病免疫球蛋白,一瓶10cc,就要台幣2萬元以上,所有年齡的HRIG劑量都是20 IU/kg ,也就是說一次最少要用掉2瓶。
- 保存難:全程2-8度C冷藏,保存期24-36個月。
- 全球產能有限。
所以當你真的需要,它可能不在你手上。
而萬一大爆發,又會是怎樣的狀況?
狂犬病在哪裡?就在你腳邊
很多人以為狂犬病只在深山,其實早已悄悄的擴散到了平地。
苗栗、嘉義、花蓮、屏東的一些鄉鎮,都檢出過案例。
白鼻心、鼬獾、果子狸這些野生動物。
他們可能白天出現、不怕人、動作遲緩、甚至會靠近你。這些不是「好可愛」,而是「危險警訊」。
如果你看到:
- 野生動物白天出沒
- 行為異常:例如流口水、顫抖
- 主動靠近人
不要靠近、不要餵食、不要摸,馬上通報當地政府防疫單位!
台灣曾經歷狂犬病災難級大爆發!
其實台灣曾是亞洲的重災區。
1951年( 民國40年 ),那年就奪走238條人命,平均不到兩天就有 1 人死亡。
那時候狗滿街跑、沒打疫苗,病毒在人與狗之間瘋狂擴散,整個社會陷入恐慌。
政府只能出重手:
- 捕殺與撲滅 未施打疫苗的流浪犬
- 家犬強制註冊與定期接種疫苗(1950 年發布相關規定)
- 全面衛教宣導,深入學校與社區強調咬傷處理、疫苗重要性
- 嚴格限制放養犬隻,在公共區域必須繫繩或不得任意出入
1948(民國37年)至 1959(民國48年)十餘年間,共有 782 人因狂犬病喪生,成千上萬隻犬隻被人道捕撲。
直到1961年(民國50年),台灣才終於宣告:撲滅狂犬病。
但代價是血淚堆出來的。
2013年電影神預言,狂犬病病毒台灣再現蹤跡

2013年6月20日上映電影「末日Z戰」劇情,「世衛組織正在追蹤日前在台灣爆發的狂犬病」才說沒多久。
2013年7月16日,台灣山區的鼬獾驗出狂犬病病毒,整個防疫體系才驚醒。
原來病毒根本沒走,只是躲回山裡。
它在野生動物之間悄悄流竄,沒人注意。
政府開始行動:
- 投放萬劑口服疫苗到山林
- 加強犬隻登記與疫苗追蹤
- 高風險區域的動物檢疫與隔離
但狂犬病病毒很會藏,我們至今仍無法完全追蹤他的流動。
病毒不會揮手跟你說「我來了」。
新聞: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 – 102年7月16日鼬獾腦炎病例確診為狂犬病
「放養」與「餵養」是你沒注意到的破口
習慣放養的飼主,大多不會幫狗打疫苗,在山區更多將狗是當成看門工具。
你讓狗自由跑出去,他去哪你知道嗎?
他在山裡遇到野生動物,被病毒感染,
又回來舔你一口,剛好你又有傷口,就這麼簡單。
你以為你在餵流浪貓、狗是在做好事,你會幫餵食的貓狗打疫苗?
餵食造成他們群聚,結果更容易發生傳染,還可能讓病毒傳進社區。
病毒進入人類生活圈,不是萬中選一,是早晚的事。
為什麼我們堅持進學校講狂犬病?
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,第二堂課「飼主責任」在健康部分。
我們會特別強調「狂犬病疫苗」,內容就是上述孩子容易懂的簡易版本。
我們希望孩子理解動物身體的界線,除了動物並不想被人隨意觸摸,該學習動物行為。
更多是飼主該有的責任和心態,並且希望孩子能向上教育自己的家人們,尤其放養犬隻的家庭。
做好飼主責任:杜絕不當飼養和棄養,減少流浪動物,才能從根本斬斷人畜傳播鏈。
沒有責任的動保,什麼都保護不了。
只要有一隻流浪動物/放養犬被野生動物傳染到病毒,再傳其它流浪動物。
病毒就進入人類世界了。
相關
站外相關說明
站外相關使用Google搜尋自動產生,可尋找『【喪屍電影不是電影】我們離狂犬病,沒有那麼遠』相關資料或者圖片。如果網路資料過少,關聯性可能會非常的低。如需使用請點擊「查看站外相關」
查看站外相關
作者
檔案

- Travel of Rice 小米遊記
- 我是《Travel of Rice 小米遊記》的作者,大家都叫我米爸。
從年輕時期就投入網路應用與數位創新的領域,專長於社群機制設計與平台架構。過去曾以自己一手打造的原型系統,獲得資策會第1屆 IDEAS Show 評審獎第一名,並代表台灣前往國際舞台,勇奪 2008 DEMO CHINA「Demo God China」的優勝肯定。
這些年,我的重心從技術轉向教育。我與我最重要的女兒「小米」,一起投入由我在2014年發起的「FURKID 計畫」,希望透過教育與設計,真正降低台灣的寵物棄養率,也讓這個社會逐漸成為一個飼主與非飼主都能彼此尊重、包容共存的友善環境。
我相信,「寵物友善」不該只是方便飼主,而是要讓動物真正感到安心;生命教育,也不該只是摸摸動物、說說愛,而是要在孩子心中種下尊重生命的種子。這就是我和小米努力的方向。
小米遊記大事記要
最新文章
健康2025-05-25【喪屍電影不是電影】我們離狂犬病,沒有那麼遠
米爸碎碎念2025-05-23你喜歡被丟下水嗎?
米爸碎碎念2025-05-17台灣寵物公園亂象的結構性問題分析
米爸碎碎念2025-05-15懂得尊重,自然就會愛護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