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
不需費用、不管距離、不限人數的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,是我們到全台、外島的校園,與學生進行的活動。以家人為主題,自我保護為基礎,飼主責任為核心,將生命之種植入學生心中。超過800場次的巡迴,從幼兒園到大學、社會人士都是我們的對象。你可以申請、贊助,和我們一起成為飼主責任推動者。
從根做起才能真正改變
台灣許多動保議題都放在末端的救援和收容,卻不重視最根本的前端教育、法令和環境問題上。過多的動物保護,並不會降低棄養,反讓棄養的人更無生命壓力,因為有人在幫他們擦屁股,野外餵養並不會對他們更好,只會造成生態浩劫。只有從生命教育、飼主責任、飼養資格取得,前端的教育和立法做起,我們才能真的改變。
我們從2018年承諾,只要有學校邀請,無論多遠、不限人數,都會免費前往教導孩子們飼主責任。台灣和外島都是小米的足跡。
親子天下2021教育創新100
她叫小米,上山下海,有著令人望塵莫及的旅遊及校園巡迴生命教育紀錄。推動寵物友善,將飼主責任為核心的生命之種植入孩子心中。巡迴台灣和6座外島及其離島校園,次數超過8百場的旅犬、狗老師,出過兩套旅遊寫真書。期間還獲得了親子天下2021教育創新100。

更貼近生活的生命教育
你知道小朋友們,幾乎都被狗追過嗎?小朋友們要的並不是冰冷的法條及書本,或跟生物課沒兩樣的專業知識。而是以更貼近生活,簡單的告訴小朋友們如何去保護自己,並照顧寵物,將寵物『當作家人一樣的對待』,學會負責才有可能降低棄養。小朋友也會回去間接教育父母。
不需費用、不管距離、不限人數

『因為本校位於偏遠山區,村內以務農為生,大部分家庭皆有養狗或其他寵物.鑒於學校課程很少有相關的生命教育課程給學生一些不一樣的思考,期待能引進相關的課程給學生多一點對生命的關懷,也能更貼近自己生活週遭的生命.礙於本校地處偏遠,願意前來的講師不多,很期待您能到來並且給予學生不同的生命面向思維.』
這份申請訊息來自嘉義的一所學校,但其實在台灣和外島,有許多學校面臨相同的困境,這些學校總是因為交通不便、距離遙遠被拒絕。偏偏這些地方的寵物飼養方式就是放養,當成看門犬,也用廚餘在餵食。因此,我們不會要求費用,不論在深山或離島,不論距離遠近,不論學生人數多寡,我們完全不會拒絕。
傳播生命之種
你愛護動物是用你的方式,過度擬人化去愛他?還是站在他的立場,顧及他的感受去愛他?我們不教你愛護動物,我們教你尊重動物。懂得尊重,自然就會愛護。
學習單與反饋
我們最驕傲的是老師反饋,課後孩子跟家長說:「我不要養寵物了,等我以後有能力才養。」這樣的生命教育,不只是在改變未來台灣的寵物飼養狀況,更是在改變新一代人的觀念。
所以希望校方單位可以設計學習單,內容著重在「養狗要花多少錢」、「狗狗是怎樣的動物」、「如何當個好主人」、「心得感想」,高中以上「台灣動保的問題和省思」等。
以「養狗要花多少錢」舉例:可以設計成若養一隻狗養到15歲,結紮、每月驅蟲、各年齡層不同營養需求的伙食、每年健康檢查、疫苗注射等,大概要花多少錢?這可以讓學生去查詢、計算、感受,實際飼養生命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。
從幼兒園/國中小/高中以上,都是我們巡迴對象,針對不同年齡,我們會改變用詞和內容。年齡層越高,我們會帶入更深的社會議題。
課程內容
家人為主題,自我保護為基礎,飼主責任為核心。
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養動物,但每個人都能學習尊重生命。我們課程分成三個版本,幼兒園、國中小、高中以上。如果是親子型態的,會使用國中小。因為家長也是授課對象。希望貴單位可以申請兩堂課,因為第二堂課是第一堂課的知識延伸,並以飼主責任貫穿。
認識狗及自我保護(40分鐘)
重點:伴侶動物觀念建立,了解狗的天性和如何保護自己。
- 什麼是家人
- 寵物的獲得及離別
- 關於狗
- 遇上陌生的狗及想互動的狗,該有的「正確認知和自我保護」
第一堂課:認識狗及自我保護(40-50分鐘)
重點:尊重動物的感受,伴侶動物觀念建立,了解狗的天性、行為和如何保護自己。
- 什麼是家人
- 寵物的獲得及離別
- 關於狗
- 狗的行為
- 遇上陌生的狗及想互動的狗,該有的「正確認知和自我保護」
第二堂課:如果你有或想要養狗(40-50分鐘)
重點:飼主責任觀念建立,延伸第一堂課所建構之家人的觀念和知識。
- 健康最重要
- 正確的飲食
- 狗的心理
- 讓他動腦
- 外出的禮儀和責任
- 寵物友善環境
第一堂課:認識狗及自我保護(50分鐘)
重點:尊重動物的感受,伴侶動物觀念建立,了解狗的天性、行為和如何保護自己。社會現況及因為過度末端造成的社會問題。
- 什麼是家人-伴侶動物
- 寵物的獲得及離別
- 關於狗
- 寵物與社會概況、雪球末端
- 狗的行為
- 遇上陌生的狗及想互動的狗,該有的「正確認知和自我保護」
第二堂課:如果你有或想要養狗(50分鐘)
重點:飼主責任觀念建立,延伸第一堂課所建構之家人的觀念和知識,及寵物友善的構成。
- 健康最重要
- 正確的飲食
- 狗的心理
- 讓他動腦
- 外出的禮儀和責任
- 寵物友善環境與飼主責任的關係
第二堂課輔助教材,可以在我們巡迴結束後,由老師自己幫學生進行。
不只是要教孩子「愛動物」,而是希望他們真正學會如何「尊重生命」。
從2018年開始,小米與米爸踏上校園巡迴的旅程,歷經上百所學校、數萬名學生的互動與回饋,在一次次現場調整與觀察中,逐步磨合出這套兼具系統邏輯與情感深度的生命教育教案。這不只是教材,更是一場教育現場長達八年的實驗。
一、 課程核心理念
「飼主責任」不是在擁有動物後的附加條件,而是你選擇成為他家人的那一刻,就該扛起的基本義務。課程核心圍繞三大倫理原則:
- 尊重的倫理:從動物的角度出發,學會站在他的位置思考,不是以人類的想法強加「愛」的方式。
- 陪伴的責任:生命的陪伴是雙向的,寵物也在療癒人類的同時,需要我們的理解與守護。
- 選擇的勇氣:若無法負責到底,就勇敢選擇不飼養,這才是成熟而負責的決定。
二、 學習脈絡設計
採用循序漸進,以螺旋式教學邏輯。結合實際案例與現場操作,從情感建立到行為理解,再深化為責任承擔,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階段:
- 啟動關係:從家人的定義談起。引導學生思考「家人不一定有血緣」,動物也能是家庭的一份子,情感的建立不靠名分,而靠陪伴與照顧。
- 認識動物:理解天性與限制。教學生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認識狗的天性與行為,這些都直接關聯到如何避免誤會與傷害。
- 同理經驗:實際操作練習。讓學生扮演角色扮演,操作「從陌生狗狗前走過」或「正確接近狗」的流程。透過身體感受,學會知識,記住感覺。
- 飼主責任:從經濟到時間的準備。講述實際的照顧成本,讓學生理解「養」的背後,是時間、金錢與情感的長期投注。
- 離別與放下:面對生命的無常。引導學生面對動物生命的有限性,在「好好說再見」之前,是否已經「好好照顧過」。
三、 不同年齡層的語言與深度差異
根據學生年齡層設計了不同版本,核心架構和內容其實沒有差異,只是部分內容隨著年齡層而增加,並減少互動。語言選擇與內容會依照理解力與情緒成熟度調整,例如:
- 幼兒園:以自我保護引導為主,避免抽象倫理,強調互動與情感感受。
- 國中小:結合實際案例與情境故事,透過問答讓學生逐步建立觀念。
- 高中以上:加入社會現況討論,進一步深化生命倫理與公共意識。
本課程區分50分鐘1堂課和90分鐘2堂課版本,由申請單位確認授課時間,時間不足一堂課50分鐘,講師依照時間判斷該跳過那些內容,或時間充裕可自行增加更多補充知識。講師會依現場學生年齡、情況自由調度內容,選擇適合的段落與方式進行。
四、 倫理基礎的延伸意涵:
課程背後,有一個深層的價值觀:不是在教孩子愛護動物,而是教他們尊重動物。懂得尊重,自然就會愛護。
- 因為懂得尊重,會開始思考「怎樣的互動才是對動物好的」,而不只是「我喜歡怎麼對他」。
- 因尊重學會負責,將來無論是否飼養動物,都能成為不隨意飼養、不任意傷害生命的人。
- 也因為理解尊重,在未來與各種人事物相處的過程中,也會更懂同理與不造成他人困擾。
這不是一堂講寵物的課,而是一堂講「人該怎麼與生命相處」的課。當孩子學會用動物的角度思考,他也開始懂得如何面對世界。這,就是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的真正意義。
五、 課程操作說明:
- 講義需要搭配簡報,每一章節幾乎都是符合內容之影片,簡報轉換有對應的關鍵內容。
- 課程內容和互動問答和互動方式,每位講師會用自己的風格和方式及時事去描述章節重點。
- 第二堂課會準備玩具大便、撿便袋,讓學生實際練習。
六、 搭配學前學後學習單:(無論有無飼養寵物都可以進行)
- 學前學習單:寵物飼養狀況,飼養觀念、現況、方法及問題調查。
- 學後學習單:上完課後的飼養觀念,和過去飼養的觀念的差異,改進方法及心得。
從小教育孩子們了解什麼是生命,正確告知狗狗是怎樣習性的動物,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。如果有飼養或者未來有機會飼養,以家人的態度去對待,從基本的健康、飲食、心理到外出衛生、禮儀,哪些事情可做不可做,責任在哪。而尊重生命這件事情將衍伸到尊重自己、他人及其他動物和環境。
每所學校都有一個生命教育的故事

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生命教育故事和想要改善的目標。
福山國小泰雅族學生居多,1~6年級僅有12位同學。往福山沿途有許多被棄養的狗,部落裡也有養狗人家,但大多是放任養著當守門犬,許多狗沒有被好好照料。所以希望藉由小米與米爸之間如家人般充滿愛的互動關係,讓孩子看見原來狗狗就是家人,需要好好照顧及關心,希望他們能培養正確的養狗觀念,並且期待長大後能身體力行。
行程表
申請前,請先確認該日期和時間是否有其他單位。目前北部、東部、中部一位講師負責,南部一位講師負責。一位講師一天最多接受兩單位申請,需考慮交通距離,我們會提早20分鐘前往。(建議使用電腦瀏覽,或點擊 https://furkid.org/calendar 開啟Google 日曆)
申請校園巡迴
- 請告知希望的活動日期、時間。
- 時間是否會和其他單位衝突可先查詢上方「時程表」。
- 申請時間請避免周圍有噪音或巨大聲響,例如工程、或樂隊練習,現場有動物老師,容易驚嚇。
- 可運用之課程時間長度,完整課程為2堂課,如果僅能使用1堂或不足50分鐘(註1),內容會縮減。幼兒園建議一堂課即可。
- 參與的學生人數、學生年齡層、場地狀況等,我們會依照年齡調整內容。
- 是否有自己的生命教育故事或想要改善的目標。
- 我們不會跟貴單位要求車馬費或講課費用。
- 我們不會因為貴單位不容易前往,在深山或者離島,距離遙遠而拒絕。
- 我們不會因為學生數量過少而拒絕。
- 如果是班級申請,儘量詢問其他班級是否要一起,避免資源的浪費(註2)。
- 其他相關注意事項,我們會在收到您的申請後,傳送 E-Mail 通知您。
註釋
- 由於我們可運用時間有限,希望貴單位可以提早集合,並事先宣導相關注意事項,若有感謝狀等可以結束後頒發,讓講座的時間可以達到最大化,讓講師可以將完整的內容給予學生。 ↩︎
- 我們的行動無酬,屬於有限的免費社會資源。目的不是讓狗老師跟所有學生互動,而是希望學生了解正確的觀念。狗老師並不會因為現場人數多感到壓力,但會因連續進行互動操作感到疲乏和累,配合度也會降低。所以不太希望同一所學校在同一時段中分多次進行,可以儘量透過校內協調,讓大家一起上課。 ↩︎
聯合國 SDGs
我們的巡迴,正實踐世界的永續未來
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,讓孩子學會尊重、同理與負責。這份努力,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, SDGs)高度契合,教育,是最長遠的改變。這場巡迴,不是單一活動,而是一場扎根社會的生命轉化工程。
對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

編號 | 目標 | 落實方式 |
SDG 3 | 健康與福祉 Good Health and Well-being | 教導學生正確認識與互動,減少咬傷與恐懼,支持心理健康。 |
SDG 4.7 | 優質教育 Quality Education | 透過責任飼主教育與互動學習,提升學生素養與同理心。 |
SDG 10 | 減少不平等 Reduced Inequalities | 深入外島與偏鄉,縮短教育資源落差,讓每個孩子都能學習尊重生命。 |
SDG 11.7 | 永續城市與社區 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| 透過生命教育減少棄養與放養犬隻,建構安全友善社區。 |
SDG 17 | 全球夥伴關係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| 與學校、社區、非營利組織與機構合作推廣生命教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