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校園巡迴

2018年一個承諾,我們開啟了特殊的旅行,進行全國「不需費用、不管距離、不限人數」,以家人為主題,自我保護為基礎,飼主責任為核心的校園巡迴生命教育。

從2名學生到2千名,遙遠3級離島或深山學校,幼兒園到大學,我們不拒絕,也不要求費用,至今已完成435場次,足跡遍布全台和外島(截至2023-11-24)。

我們傳遞給孩子的不僅是尊重和責任,更是生命的重量,及自我保護。我們渴望改變台灣寵物飼養的觀念,降低不當飼養和棄養,減少社會上因此而產生的對立,了解飼主責任的真諦,達到真正的寵物友善。

台灣在動保的觀念上將許多資源,如金錢、人力、物資投入末端,例如:零安樂、收容、救援、TNR、餵養等等。但就像水龍頭一直流水,我們不去關掉開關,卻一直想辦法在下面接水一樣,結果這些社會資源什麼都改變不了,只變得越來越嚴重。

不僅政府預算提高,流浪動物數量也持續增加,並沒因為大量資源投入而變好。我們的同情和愛反而產生了更多的問題,例如:動保蟑螂,跟政府詐領輔助金、利用社會的同情心賺取豐厚的利潤。

前後端必須要平衡!過多的末端,不在乎前端,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。只會造成更多的棄養和不當飼養,因為這些人不再需要背負生命的重量。總有人會幫他們擦屁股,不需要去擔心丟棄或放養在外的生命會有什麼下場。這是台灣面臨的困境,我們不自覺造就了一個「棄養天堂」。

因此,社會產生了更多對立:飼主與非飼主、動保與野保、家犬與浪犬、野生動物與流浪動物等。防止這些社會問題和減少末端的壓力,真正該做,能改變現況的是前端教育和法規。然而,對此真正在乎的人卻是社會上的少數。

事實上,一些先進國家已經為世界立下榜樣,那就是飼主責任和飼養資格取得。可是很遺憾的,我們的政治人物並沒意識到這些真正重要的事情,台灣最大的問題是「誰都可以任意飼養動物」。

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學習尊重自己和他人,飼主責任就是一種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。經過飼主責任的學習,孩子們很快就能理解尊重他人和自己。這些觀念並不是空洞的口號,不是對孩童空談愛與包容和法律,這些連成年人都不一定能感受的內容。

小米是台灣去過最多地方,也是唯一巡迴過6座外島及其離島的狗狗。她跟爸爸上山下海、造訪許多學校,收到上百張署名給她的感謝狀和禮物。不論是正式,還是孩子親手繪製的心意。

這些事情媒體不感興趣,社會也不在乎。即使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,我們仍然堅定在這條路上。雖然社會大多關注動保末端,但我們堅信,真正改變台灣動保現狀的,只有飼主責任。

一個承諾

100場達成

2021年5月5日這天,我們完成了100場的校園巡迴生命教育,雖然不多,但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。因為我們不是任何的機關團體,在沒有任何輔助和預算之下,僅靠著信念和網友們的贊助、支持在台灣和外島持續進行著巡迴。而同一天的第101場也很難得的3位辛苦的狗老師,小蝦米妮醬、小米 聚在一起。

承諾與巡迴 2 - Travel of Rice 小米遊記
以前的巡迴,大概就是小米跟妮醬或者是小米跟小蝦米,這次終於3位合體了。

我們在還沒進行校園巡迴之前,就一直在推動飼主責任,因為這是寵物友善環境的核心。許多人會問,為什麼想要進行這件事情?

承諾背後的故事

2017年5月【小米遊記:台灣精選篇】出書募資承諾中,有一個贊助項目是將書籍贈送給學校。當時並還沒有打算進行校園巡迴,也沒這個概念。只是想說這套充滿飼主責任的書籍可以提供給學生們閱讀。

在2018年的2月2日因寵物進入森林公園的公共議題聯署成功,我們以飼主責任為前提,和林務局進行溝通。希望寵物能有條件地進入森林公園已重度開發的區域,作為飼主責任示範區。雖然最後結果仍無改變,但也確立了生命教育推動的重要性。然而在2020年7月份,林務局終於願意開辦示範區(屏東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 有條件放行犬貓)。

在這場協作會議分組討論中,米爸結論提出了,民間單位要加強生命教育的宣導會議逐字稿)。 因此同年的4月份,原本僅是推廣寵物友善環境的 Travel of Rice 小米遊記,開始進行校園巡迴生命教育和贈書。

一開始並沒這麼的順利,課程也不像現在具有主題。甚至因為一開始名稱為「偏鄉學校生命教育」,有學校老師認為是瞧不起偏遠學校,因表示尊重而把偏鄉拿掉並改名,之後才有了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。

鼻頭國小是我們第一所巡迴的學校,當時課程內容安排並沒有一個主題和系統。經過鼻頭國小的老師指導後,陸續的調整。只是和鼻頭國小校犬莉莉要再次見面,卻再也見不到了。

贊助小米遊記

你可以購書幫助我們持續進行,不需費用、不管距離、不限人數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。

了解詳情


相關

站外相關說明

站外相關使用Google搜尋自動產生,可尋找『關於校園巡迴』相關資料或者圖片。如果網路資料過少,關聯性可能會非常的低。如需使用請點擊「查看站外相關」

查看站外相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