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關於校園巡迴
大風大浪也阻止不了的承諾
曾被颱風困在七美島四天,曾在七級浪下前往望安島。曾因膽結石和急性腸胃炎急診,隔天就出現在綠島及高雄。
曾一場僅兩位學生,也曾有過上千人的體育館,只因一句承諾「不需費用、不管距離、不限人數」。一人一狗,踏上了數十萬公里的生命種子傳播之旅。

她叫小米,是世界上去過最多學校,教過最多學生的狗狗。她跟著爸爸上山下海,有著令人望塵莫及的旅遊及校園巡迴紀錄。推動寵物友善,將飼主責任為核心的生命之種傳達給孩童。
她讓無數的孩子懂得尊重動物的感受,理解何謂飼主責任。是史上第一位巡迴過台灣6座外島及其離島校園、次數超過8百場的旅犬。期間小米還獲得了「親子天下2021教育創新100」。

從公民聯署到校園巡迴:承諾的起點
2018 年前,小米遊記主要在進行寵物友善環境推廣的推廣,粉專上有大量小米的美美的寫真和景點的影片,直到發起了一個公共議題聯署後,改變了。小米遊記以飼主責任為前提下,希望能有條件開放已重度開發的森林公園,讓他變成飼主責任示範區。雖然聯署成立,但卻沒有改變。米爸的結論就是「民間加強飼主責任的推動」。

接下來,小米遊記開始以「不需費用、不管距離、不限人數」為行動準則,進行了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。
粉專漸漸的以教育為方向,除了校園巡迴的紀錄外,也針對各種飼主責任議題和寵物飼養觀念進行宣導。這些宣導,並不會增加流量,反而會因為社群演算法降低流量,而為了公益的中立性,米爸也堅持不接任何業配。
動保前後端的不平衡:承諾的背景
台灣任何人都可以隨意飼養寵物,及社會將大量的資源都投入末端救援。對於前端教育和法規、責任完全避重就輕。就像水龍頭一直流水,我們卻僅在下面接水,不去關掉水龍頭一樣,只會越來越糟。只有從生命教育、飼主責任、飼養資格取得,前端的教育和立法做起,我們才能真正的改變。
很多人認為飼養動物和摸摸動物就是生命教育,卻毫不尊重動物的感受。飼主責任是一個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責任,非常適合當作生命教育的教材。而飼主責任,也是寵物友善的基礎,沒有飼主責任,就不會有寵物友善。而沒責任的動保,什麼都保護不了。

壯志雄心:承諾的維持
許多老師會問,米爸是不是財富自由?可以不用工作一直進行校園巡迴?實際上米爸是常常連下個月房租在哪都不知道的人。米爸靠著出版書籍、接案子維生,甚至跑過外送,只為了讓旅程能繼續下去。如果不是網友們贊助書籍、桌曆,一些學校主動提供交通費,遠一點的學校,睡車上節省開支,大概走不了這麼遠。

令人感動的前進動力:承諾的報酬
一次因汽車壞了,正值寒流下著陰雨,要前往新店北新國小。我們從基隆騎著機車,在寒風中前往。演講結束後米爸正在收拾,而學生們站著一排,對小米鞠躬。米爸被凍僵的雙手瞬間溫暖了起來。這僅是其中一件溫暖的回憶,還有很多很多故事,老師及家長和學生的反饋,這些無形的報酬,是我們前進的動力。

終點與未來:承諾的持續
經過了近8年的巡迴,小米也快12歲了。小米因每週都游泳運動,擁有充沛的體力和精神,但實際上她對聲音變得更敏感了。學校是高壓環境,對動物來說,造成的精神壓力非常大。尤其是巨大的聲響和學生包圍及任意觸摸,這是讓米爸最心疼的。漸漸的在2025年減少小米巡迴的次數,培育新的講師,負責其他區域的巡迴。

小米的腳步或許會慢下來,但承諾不會停下。因為只要這些種子落下,總有一天會在孩子們心中發芽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