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須費用、不管距離、不限人數的《獨一無二的家人》校園巡迴生命教育,是米爸帶著小米或志工到全台、外島的校園,與小朋友進行的活動。將家人為主題,自我保護為基礎,飼主責任為核心的生命之種植入孩童心中。你可以申請、贊助或者加入我們成為飼主責任推動者。
改變須從根做起
台灣許多動保議題都放在末端的救援和收容,卻不重視最根本的前端教育和環境問題上。過多的動物保護,並不會降低棄養,反讓棄養的人更無生命壓力,因為有人在幫他們擦屁股。只有從生命教育、飼主責任/證照、和立法做起,我們才能真的改變。
更貼近生活的生命教育
你知道小朋友們,幾乎都被狗追過嗎?小朋友們要的並不是冰冷的法條及書本,或跟生物課沒兩樣的專業知識,而是以更貼近生活,簡單的告訴小朋友們如何去保護自己並照顧寵物,將寵物『當作家人一樣的對待』,才有可能降低棄養。小朋友也會回去間接教育父母。
傳播生命之種
課程內容
家人為主題,自我保護為基礎,飼主責任為核心。
以下是國中小幼稚園的課程內容,如果對象是高中以上,我們會替換一些內容加入社會議題。
第一堂課:認識狗及自我保護(40分鐘)
重點:在於了解狗的天性和如何保護自己
- 什麼是家人
- 寵物的獲得及離別
- 關於狗狗
- 狗狗的行為(高中以上替換成:寵物與社會概況)
- 遇上可怕的狗狗想互動的狗狗,該有的「正確認知和自我保護」
第二堂課:如果你有或想要養狗(40分鐘)
重點:飼主責任觀念建立,及延伸第一堂課所建構之家人的觀念。
- 健康最重要
- 正確的飲食
- 狗狗的心理
- 如何跟狗玩
- 外出的禮儀和責任
- 寵物友善環境
- 寵物友善與飼主責任(高中以上增加)
我們必須從小就教育孩子們了解什麼是尊重生命,正確告知狗狗是怎樣習性的動物,如何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。如果有飼養或者未來有機會飼養,須以家人的態度去對待,從基本的健康、飲食、心理到外出衛生、禮儀,哪些事情可做不可做,責任在哪。而尊重生命這件事情將衍伸到尊重他人、自己和環境,才可能有更優質飼養環境。
每所學校都有一個生命教育的故事
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生命教育故事和想要改善的目標。
福山國小泰雅族學生居多,1~6年級僅有12位同學。往福山沿途有許多被棄養的狗,部落裡也有養狗人家,但大多是放任養著當守門犬,許多狗沒有被好好照料。所以希望藉由小米與米爸之間如家人般充滿愛的互動關係,讓孩子看見原來狗狗就是家人,需要好好照顧及關心,希望他們能培養正確的養狗觀念,並且期待長大後能身體力行。
校園巡迴統計
資料統計截止時間:2021-11-03
資料來源:巡迴統計
行程表
申請之前,請先確認一下該日期和時間是否有其他學校單位,原則上一天最多兩單位,需考慮交通距離問題。(建議使用電腦瀏覽)
申請校園巡迴
- 請告知希望的活動日期、時間。
- 時間是否會和其他單位衝突可先查詢上方「時程表」。
- 可運用之活動時間長度。完整課程需要2堂課,如果僅能使用1堂,內容會縮減。
- 幼稚園建議申請1堂即可,第2堂飼主責任部分幼兒較難理解。
- 參與的學生人數、學生年齡層、場地狀況等,我們會依照年齡調整內容。
- 是否有自己的生命教育故事或想要改善的目標。
- 我們不會跟貴單位要求車馬費或講課費用。
- 我們不會因為貴單位不容易前往,在深山或者離島,距離遙遠而拒絕。
- 我們不會因為學生數量過少而拒絕。
- 如果是班級申請,儘量詢問一下其他班級是否要一起,避免資源的浪費(註)。
- 如果您是在外島,我們每年會有特定時段開放申請,避免資源的浪費。
註:我們的行動無酬,並透過網友贊助經費才可能完成,屬於有限的免費社會資源。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動物助教跟所有學生互動,而是希望學生了解正確的觀念。連續進行動物助教也會累,所以不太希望同一所學校在同一時段中分多次進行,可以儘量大家一起上課。
課前準備
- 可先將怕狗狗的同學進行人數調查,優先讓他們進行互動操作。
- 請先宣導輕聲細語,不要鼓掌,不要去圍著狗老師,也不要任意觸摸(註)。
- 如果有要頒發感謝狀,請給頒給小米或當天志工講師的動物助教,他們最辛苦(註)。
- 建議學校可以設計學習單,內容著重在「狗狗是怎樣的動物」、「今天學到的幾件事情」、「心得感想」、「家長意見」等。
註:穩定性再好,他們都是在忍耐。現場的人群包圍,孩子的突如其來的聲響、尖叫聲和任意觸摸都是壓力來源。
課後協助
- 請協助收集照片、影片,會製作貴單位的巡迴紀錄,如無法公開,網頁會上密碼。巡迴紀錄可提供家長或貴單位瀏覽和使用。
- 如果有讓學生填寫學習單,希望能將部分學習單拍照給予我們,讓我們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及家長的反應。
加入我們
給想成為生命教育志工講師的你
米爸一直很想擴張志工講師的數量,希望每個縣市都能有,這樣就不必跟米爸一樣跑來跑去。
成為志工講師沒想像中的容易,因為最大的問題是時間,學校上課的時間都是平常日,有一些學校申請的時間還是早上八點多。因此這個門檻,你可能需要犧牲假日或者是排休,又或者是你跟米爸一樣工作非常彈性才有辦法投入。
【我們無法拯救現在的他們,但是我們可以拯救無數的未來,改變社會風氣。】這就是我們的任務,可能在他人眼中毫無感受,因為不是立即性的,不像末端救援給人這麼的強烈。而是深深的在孩童心中埋藏一顆種子。讓他慢慢萌芽,透過這顆種子,也傳播到這孩子身邊周圍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