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班級及長官溝通指南
一張令人感動的照片
其實,以前申請成功的回覆通知,並沒有這些注意事項,及我們希望這麼做的深層教育意義,讓學校單位理解。僅告知宣導學生要遵守的事項,和場地需求。
這張照片是尚未說明前,台北明德國小第三次申請巡迴的一幕。校長,除了開場說明我們的核心理念外,全程聽講,結束後主動蹲下,贈送小米感謝狀和禮物。
你看照片上,米爸開心到魚尾紋都跑出來了。感受的到尊重,及如何的重視我的家人、孩子「小米」。我不在意我有沒有拿到感謝狀,頒給我的家人,我會更開心。
非常的感謝校長。
溝通目的
所有的規範(輕聲、不鼓掌、不觸摸、不包圍)都不是為了「方便」講師,而是為了保護「狗老師」這個重要的教學夥伴,並藉此機會,示範跨物種尊重,確保「生命倫理」身教的實踐。
以下提供一些班級宣導,以及和長官的溝通技巧,讓整個巡迴可以順利進行達到教育目的。班級宣導可以將下列「班級的宣導」傳給所有參與的班級導師,決定一個共同取代鼓掌的方案。
快速前往:班級的宣導|控場長官的溝通|開場及頒獎長官的溝通
導師對班級的宣導(防線一:讓學生自我控管)
導師的課前宣導是整個活動成功的基石。重點是讓學生從被動遵守變成主動保護。
解釋原因
對學生的宣導話術:
「今天來教我們的『狗老師』,他們是很棒的夥伴,但他對這邊不熟悉,也不認識你們,所以他會很注意聽這邊發生什麼事情,如果突然出現很大的聲音,容易嚇到他們。他們為了我們很努力在忍耐。我們今天的任務是:當『狗老師』最安靜、最有禮貌的守護者!」
教育意義:
將學生角色從「聽眾」轉為「保護者」,提高他們遵守規範的內在動機。
替代方式
對學生的宣導話術:
「如果想表達歡迎或感謝,我們不用大聲說話或鼓掌。請大家舉起你們的手,輕輕對狗老師揮揮手(或用食指鼓掌,參與班級統一即可),這就是我們給他們最棒的『歡迎』!」
教育意義:
- 歡迎是站在對方的立場,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。
- 提供具體的替代行為,避免學生因無所適從而做出不當行為。
自我約束
對學生的宣導話術:
「如果看到旁邊的同學不小心摸了狗狗或大聲說話,請你輕輕地提醒他:『小聲一點,我們是狗狗老師的守護者。』」
教育意義:
鼓勵同儕互助提醒,將控管責任分散到每個學生身上,減輕導師負擔。
現場整隊控場的長官溝通(防線二:降低環境壓力)
針對負責現場秩序的教官或行政人員,溝通重點是「效率」與「氛圍」。
聲音強度
對長官的溝通話術:
「主任/組長您好,因為我們有『狗老師』在場,他們對高音量和丹田式的口令聲非常敏感,很容易造成焦慮和不安。各班導師也對學生進行注意事項的宣導,能否請您在控場時改用低音量、走到學生身邊,或用手勢引導?」
溝通技巧:
強調「狗老師」的特殊性(非一般學生),避免控場人員認為是在質疑他們的專業。
氛圍轉化
對長官的溝通話術:
「我們的課程從學生進場就開始了,您用溫和的語氣整隊,就是在教導學生如何在公共場合保持冷靜與尊重,這讓我們的生命教育更完整。」
溝通技巧:
將控場行為升級為「身教示範」,讓控場人員認可自己行為的教育價值。
突發狀況
對長官的溝通話術:
「如果現場有突發的吵雜,請優先以一般音量,直接點名班級,使用非語言的安靜手勢(如:舉手、比『噓』),請儘量不要用大聲口令,例如『注意』,學生跟著覆誦反,而讓狗老師更緊張。」
溝通技巧:
提供具體的應對方式,讓控場人員有明確的執行方向。
開場及頒發感謝狀的長官溝通(防線三:讓長官成為身教者)
這是最難的一環,因為傳統的長官往往習慣「熱情開場」。溝通時必須從「教育高度」切入,讓長官感受到這是展現其教育理念的最佳時機。
開場儀式轉化
對長官的溝通話術:
(A. 先肯定)「校長/處長,您是學生最好的示範者。」
(B. 後轉化)「我們知道傳統上要熱烈歡迎,但這次我們有一個特別的請求,現場有小動物在,講師有特別說明「不要鼓掌、不要大聲歡迎」,避免造成動物焦慮。能否請您開場時,用輕柔溫和的語氣,不要帶動學生大聲問好,請全體同學『靜默致敬』取代鼓掌?」
溝通目的:
讓長官了解,這次的「不鼓掌」是一種刻意的教育設計,而不是對長官的不尊重。
教育價值賦予
對長官的溝通話術:
「這個的課程核心之一是『尊重動物的感受』。當您用這種方式開場時,學生立刻領悟到:『尊重生命』不是口號,而是最高層級的『身教』。這會是今年最有深度、最特別的開場。」
溝通目的:
強調長官的配合將帶來深層的教育效益,使長官願意配合,並覺得自己參與了教育創舉。
頒獎儀式深化
若貴單位有意願頒發感謝狀時
對長官的溝通話術:
「感謝狀請務必頒發給『狗老師』。我們建議您可以蹲下來,將獎狀頒給與牠們同高的位置。當您願意放下身段、與動物處在同一個水平時,學生看到這樣的畫面,是何等的震撼,這將是最有力量的生命教育教材以及最高示範。」
溝通目的:
確保感謝狀不是頒給「工具人」,而是「家人」。同時,讓長官的動作(蹲下)成為深化課程理念的完美endin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