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引鄉為兩個島嶼組成,為東引島和西引島,在島嶼之間有一個礁岩「中柱島」將其道路連接起來。
主要港口是「中柱港」,前往基隆、南竿。
東引島燈塔是我國最北燈塔,又稱東湧燈塔,有著十八世紀英國式建築風格,聳立在懸崖峭壁上。藍天、碧海以及白色的燈塔和翠綠的草皮形成美麗的景色。過去物資缺乏的年代,燈塔的駐地人員享有豐富的生活資源及食物,因此當地居民稱這邊為東引別墅,是島上著名的地標。
兩片岩壁相鄰,底下的海浪在這兩片岩壁中拍打,聲音迴盪。岩壁上有「天縫聆濤」大字。
當浪大時,浪花在這海蝕洞激盪,則彷彿可以看到一條海龍翻騰戲水,因此得名「海現龍闕」
清末時,因海盜掠劫,一漁民之妻頑強抵抗,跳入這個險峻的懸崖殉節,因此而命名。
目前仍在軍事管制區內,進入需要身分證。這是一個天然的風洞,每當潮水灌進時,引發聲音。而這邊原本有許多燕子棲息在山谷中,不過因為國軍常進行演習,燕子都嚇跑啦,這邊可看到許多景點遠景。
四通八達的安東坑道,有八個孔道,分別通往四處海岸,可以看到各處景色。不過下去的斜坡很長啊,上來會小喘一下。
因為是最北邊的7-11,也是東引唯一的超商,所以也稱為「最北七(台語諧音白癡..Orz)」
中柱島原本是座陸連礁,退潮時將東、西引相連。後國軍興建橋梁並且連接東西引道路,立「中流砥柱」,感恩蔣經國。
西引西岸當地人稱為「西鼻」,遠看非常像鱷魚,又被稱為「鱷魚島」
這裡是馬祖東引島上可以較安全戲水且陰涼的地方,和一般海灘不同的,它由雞蛋差不多大、圓滑的花崗岩碎石所構成的礫灘,周圍的海蝕地形豐富且雄偉壯觀,可以拍出許多美麗看起來像在國外的照片,最特別的是在海灘右邊的一處石壁有當地居民稱為「灶坑」的海蝕洞。這景點一般遊客很少前往,是當地人的私房景點。這也是小米唯一在不同時間再去一次的景點。
相關:東澳海灘遊記
這裡的海蝕地形非常豐富,海蝕洞、海蝕門、海蝕柱等。
這其實是一個美麗的錯誤,因為原本應該是33據點,但是軍方誤刻變成三山據點,所以就這樣一直沿用了。據點位於岬角上,視野超棒。在芒草季節,可以看見整片黃金芒草海隨風曼波。
蝦密,那個豆丁般的礁石是我國最北的領土!?位於西引后澳上方約600公尺的「北固礁」,是我國最北的領土。而觀景台左邊有一顆礁石叫做羅漢坪,上面有三層顏色,頗為特殊。
北竿鄉是馬祖的第二大鄉,島上有縣內最高的壁山,同時也是南竿的後花園,和南竿往返只需要10分鐘。
主要港口是「白沙港」,前往南竿。
馬祖北竿的大坵島,需要搭船才能到達。島上的生態步道西半部生長著樹林,東半部則是山坡和草原,島上僅一戶居民,也是島上飲食、住宿的唯一去處。這裡有許多野放的梅花鹿,雖然容易親人,隨處可見,但如果帶毛孩過去,一定要繫繩,不要讓他們太靠近梅花鹿,打擾到他們唷!
號稱馬祖地中海的芹壁村,背山面海,村中的房子都是由花崗岩堆砌出來的,村中有幾處廢墟,也曾有大海盜在此出沒過,增添了一些神秘色彩。而清澈的海灣旁還有著像極大海龜的礁岩「龜島」伏在海上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浪漫東方地中海。
壁山是馬祖第一高峰,約298公尺,觀景台上可以看盡北竿,天氣狀況好連周邊島嶼都可一覽無遺。
戰爭和平紀念公園旁的步道早期是釣客的磯釣之路,現在卻是賞景和健行的好去處,悠閒的漫步在島脊上,踏著小小的步道,欣賞奇特的花崗岩景觀,探尋海上孔子,這大概是這邊最有趣的地方。途中有兩個涼亭可供休息,由於風勢強勁,當陣風到達10級時,步道會關閉起來。
原為清同治年間遷居馬祖北竿的王氏宗親所有,在戰地政務時,曾被徵調成為軍方住所,後經過修繕招商出租。可以從這裡看到馬祖的建築工藝和民俗文化。
這個迷你可愛的天后宮可是建於清道光年間(西元1823年),民國72年後重建。有沒有看見入口的風獅爺啊,是不是感到令人親切,還有廟壁上的鯉魚,是不是很可愛啊~
北竿最南方一塊陸連島,從遠方看過去就像一個大蛤蜊,也有人說漢堡~
南竿鄉是連江縣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區,這裡最早的歷史可以推到新石器時代,在福澳村曾發現史前文化。而傳說中馬祖林默娘的在跳入海中救父兄不幸罹難,遺體漂流到南竿,當地居民將她並葬於海邊。馬祖也成為這邊居民最重要的信仰,島也被命名為「馬祖島」,後改為「馬祖」。
主要港口是「福澳港」,前往莒光(西莒)、東引、北竿、基隆,馬祖的海上交通核心
這裡曾經是馬祖第一大漁村,因遠望油庫坑道的岬角,像似牛角而得名。現在是人文和傳統藝術的保存聚落,聚落前的海灣,非常的美麗。
在牛角聚落左邊海岸旁有一條小徑,會發現一家特別的店,除了美麗海景外,店中有一條坑道,連結到海邊的碉堡,碉堡內已經過改裝,並可遠望到大陸,這邊曾經是守護著馬祖的軍事據點,後來國軍實施精兵政策,據點逐漸廢除。連江縣前文化局長曹以雄將它變成了具有知性的藝文收藏空間,提供餐點和住宿。店家說,小米是第一隻進去的柴柴唷。經確認,如果寵物不會干擾到他人的話,也可以帶著住宿。
走進坑道,就聞到濃濃的酒香。這裡過去曾是躲避海盜的藏身洞穴,後來國軍進駐後成為戰車坑道。後來還曾經變成中華電信的機房,最後才移交馬祖酒廠使用。
這是當地居民才知道的秘密景點,地點在夫人村夫人咖啡館旁(google map 搜尋 夫人咖啡館),可以遠望福澳港。
這個由萬人之力所開鑿出的地下碼頭,過去專供游擊戰艇停泊。在馬祖的戰地風情中屬於非常浩大的高難度工程,參觀時讓人不由自主地讚嘆。
位於南竿南方的大漢據點,戰略地位相當重要,控制著莒光方向水道,民國64年由陸軍官兵弟兄靠人力和炸藥挖掘而成。據點內有4座90高砲對著莒光陣地,民國95年經整修變成光觀景點。
這個海上的銅牆鐵壁,位於兩棲蛙人部隊「海龍」駐守地的旁邊,昔日為了防止水鬼,上面還駐防了島上唯一有軍階的狼犬唷。
由東莒島、西莒島兩島所組成,Google Map在島上無法使用。所有的座標都會偏移非常的多。
建置中…
這次旅行,爸爸還是吃了好幾天沒味道的炒飯,哈哈。小米很挑食,不吃乾糧和罐頭,所以爸爸都會跟老闆點不加任何調味料和蔥蒜的炒飯和小米一起吃。馬祖的食堂和飯館大多對寵物非常友善,不用擔心被拒絕。
你可以額外搜尋站外相關,使用Google搜尋自動產生,可尋找『帶毛孩去馬祖:交通/住宿/景點』相關資料或圖片。